2010年,老崔从红河学院油画专业毕业,他也许可以回滇东北的老家,考个美术教师,守一份清贫,过一生青山绿水的生活。然而老崔却带着从同学那里借的一百元人民币,来昆明混艺术。艺术真不好混,老崔一百块钱熬一个月。幸好,他没被饿死,被人介绍到昭通去做雕塑,但差点被电死。 “活着就是希望”,这是老崔的口头禅,也是他心里的信念。老崔又混回了昆明,成了自由艺术家,他要沉静下来做好自己的作品。每一件满意作品的产生,老崔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不见客,活在个人的世界里陶醉好几天。坐在沙发上,老崔歪着脑袋,嘴里叼着一根五块钱一包的红梅烟,眼睛一直望着墙角的某个位置,这一坐就到天亮,直到听到清洁工人推垃圾车的声音,老崔知道天又要亮了,自己该睡觉了,抓了床被子往沙发上一倒,一觉睡到下午5点,起来洗漱一把,接着走5分钟路程到小区附近天桥下的旧货市场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自己中意的小古董,到天黑回到自己的画室,自己泡功夫茶喝,一直到十二点打开锅做个鸡蛋泡饭或者是煮碗白水面吃。老崔就这样结束一天的后现代生活。生活新报 记者 胡辉文/图2 t ?# Z8 {& N0 u, n0 S1 R4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