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494|回复: 2

[其他界] 崔宝芝——140个留守儿童的“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12-29 15: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芝——140个留守儿童“妈”' a( K0 n2 e/ Y" @- D% o

    & H: i- H5 C1 h+ _1 f6 Y&lt xuxian? duangao>2011-12-29 13:56 辽沈晚报铁岭版
    5 y" H1 n/ f5 U) E
      宝芝给学生补课宝芝在获奖现场宝芝与其他获奖者合影
      “双胞胎姐妹刘艺、刘昕父母离婚多年,她们一直随奶奶生活;四年级李艳母亲瘫痪,爸爸年龄特别大,没人能细心地照顾她生活;已经毕业汤鑫父母都是聋哑人;一度有辍学想法张婷父母都在外打工,她随多病姥姥一起生活……”12月20日,在铁岭县阿吉镇中心小学校长室里,这些孩子名字象流水一样从阿吉镇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宝芝口中被提及。
      铁岭县阿吉镇中心小学有800多名学生,其中140名是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在过去三年里,宝芝心里装着这140个孩子,脚下走过140个孩子背后每个家庭。她对留守儿童无私爱和对其救助体制有益探索与尝试感动了身边许多人。
      也正是基于此,在辽宁省文明办主办首届感动辽宁十大公益人物评选中,宝芝荣登榜单。
      用母亲般爱温暖留守儿童
      人物感言: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谁能代替父母爱。即使做得再多,我心里真正希望是越来越少留守孩子需要我。
      今年42岁宝芝在阿吉镇中心小学工作已经整整22年,而越来越多学生管她叫“妈妈”是近两三年事情。
      2009年3月,阿吉镇中心小学曾经做过一次校本级关于留守儿童调查。当年调查结果是,该校共有92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13.2%。三年过去了,如今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14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17.5%。“留守儿童”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极需解决社会问题代名词,而对于每天行走在校园里宝芝来说,却是生活在她身边一个个鲜活孩子。“和普通孩子比,他们话很少,他们衣服总是很脏,他们上学经常忘带书包和红领巾。”宝芝眼睛湿润着向本报记者讲述了数十位留守儿童故事,她告诉记者,许多留守儿童都是随年迈老人生活,这样孩子学习无人问津,生活缺少关照,久而久之,形成了许多不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更让人心疼是,这样孩子多数都会很自卑。
      宝芝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该校一对双胞胎姐妹刘艺、刘新,在她们还未出生时父亲就进了监狱,母亲生下她们后也离家出走。多年来,小姐俩与70多岁奶奶相依为命。一次宝芝把姐妹俩叫到办公室里谈话,近半个小时时间,除了回答“是”与“不是”,姐妹俩没有主动说一句话。姐妹俩胆怯眼神和自卑情绪深深地触动了宝芝。从此,宝芝总是有意、无意地让班里同学拽着姐妹俩玩。每逢过年,宝芝也一定要买上新衣服,到刘艺姐妹家去看看。“只是想让她们感觉到这世上她们也象别孩子一样被人牵挂着。 ”
      宝芝告诉记者,学校里有一百多名留守儿童,全靠她一人是不可能。自从2009年校长佟全辉就倡导、组织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研究方向就是《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实验》。在这个课题基础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围绕课题,开展各项活动,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宝芝也是这个课题研究主要力量。她在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她成了孩子们“代理妈妈”,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感恩意识、与人交往常识等,做孩子们心理疏导老师。她带领孩子们开展有趣活动,与孩子们一起拔河、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孩子们逐渐笑了,爱表达了。她更抓住家长来学校机会,给留守儿童监管亲人们上课,引导留守儿童代管家长如何关心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将大千世界爱汇集到留守儿童身上
      人物感言:各地农村留守儿童现象都十分普遍,如何让那些爱心人士能长期关注阿吉孩子?我想法是,先让他们爱上这里孩子,然后让他们看到他们爱在产生奇迹。
      2010年5月28日上午,辽宁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台全体编采人员会同200余位爱心听众走进阿吉中心小学下属乌巴海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当天,学校共募集到83600元现金和价值55000元图书。其中一项活动是,40名爱心人士与40个特困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当时在现场,宝芝手拿麦克风告诉所有爱心人士,这40个贫困孩子不仅仅是40个名字,她和学校领导已经走过每个孩子家庭,了解每一家情况。如果大家有疑问可以随时提问,如果想到孩子家中去看看,可以任意挑选每一户。宝芝这番话,感动了所有爱心人士,许多人真切体会到了自己爱心没有被随意处理,被用在了最需要地方。
      “如今许多农村小学都有大量留守儿童,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关注阿吉孩子呢? ”宝芝用最朴实话解答了记者疑问——“那是因为他们爱心在我们学校得到了充分尊重。 ”
      宝芝让记者看了两份统计,分别是《2010年阿吉镇中心小学捐资助教工作报告》和《阿吉镇中心小学2011年度捐资助教工作总结》。在这两份报告里,记者看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捐款情况,他们有是政府单位,有是组织个人,有企业家也有普通百姓。宝芝告诉记者,除了这份学校统计报告外,她个人还有一个小账本,一些爱心人士捐助困难学生时,怕学生家长把钱挪用了,通常会选择将钱放在她手里。而宝芝花这里每一分钱时,都会先给爱心人士打一个电话,征求意见,钱花掉后也会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到年末,她都把账单邮给爱心人士。“我们学校是2009年经过团市委推荐与电台搞第一次捐资助学活动。本来,电台原则是对一所小学只帮助一次,但是他们觉得我们工作做得细致,孩子捐助款使用到位。更为关键是,许多爱心人士看到了孩子们可喜变化,这也激发了他们继续捐助热情。”阿吉中心小学校长佟全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三年来,学校通过辽宁电台宣传,得到辽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大力帮助,共募集爱心基金约19万元,物资约合人民币100万元,来至各方爱心人士出力、捐物,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全镇1200多名儿童,没有一个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
      佟全辉说,在捐资助学过程中,宝芝细心工作起到了极大作用。夏天,她把几十个孩子叫到操场,手把手教他们洗衣服。冬天,她到每一个贫困孩子家中教他们生火、做饭。许多爱心人士来到学校,除了看到了孩子们可怜之处,更是看到了他们自立自强,而这些都让更多爱心凝聚到了阿吉。
      今年9月下旬,由团中央筹措资金援助建设“七彩小屋”落户到了阿吉小学,这是专为了农民工子女课余学习和活动服务场所,里面配有电脑、电子琴、图书等。
      采访就要结束时,宝芝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学校捐资助学活动已进入良性循环。许多爱心组织和个人愿意把钱花在阿吉,而学校和学生也以很好状态回报更多爱心人士。
      本报记者 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6 11:08
  • 发表于 2011-12-30 08: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20 18:15 , Processed in 0.053310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