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837|回复: 2

面试自我介绍点睛辅导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7-21 19: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自我认识 * S4 m& W  A+ ^" D5 e( ~7 Y
    7 P. G7 b' T# ~7 |; {$ W5 `
      想一矢中的,首先必须认清自我,一定要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你现在是干什么的?你将来要干什么?你过去是干什么的? ) ]! c. h; ?( s6 O- X

    " |  i6 {6 R2 b/ p: W  这三个问题不是按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而是从现在到将来再到过去。其奥妙在于:如果你被雇用,雇主选中的是现在的你,他希望利用的是将来的你,而这将来又基于你的历史和现状。 6 c" r" I+ H$ |6 b, p; X
     # V% s6 u  y. S. t
      所以,第一个问题,你是干什么的?现在是干什么的?回答这个问题,要点是:你是你自己,不是别的什么人。除非你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在共同点的基础上更强调不同点,否则你绝无可能在众多的应征求职者中夺魁。 对于这第一个问题,自我反省越深,自我鉴定就越成功。
    * E  b7 V8 x9 z2 ^  @  随后,着手回答第二个问题:你将来要干什么?如果你申请的是一份举足轻重的工作,雇主肯定很关注你对未来的自我设计。你的回答要具体,合理,并符合你现在的身份,要有一个更别致的风格。 + Z2 ?0 X# a/ ]
    1 M, {* ]6 u# ~! T4 n+ j9 B' t6 R
      然后,再着手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你的过去当然都在履历上已有反映。你在面试中再度回答这个问题时,不可忽略之处是:不要抖落一个与你的将来毫不相干的过去。如果你中途彻底改行,更要在描述你的执着、职业目标的一贯性上下些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又要忠实于事实和本人,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到过去与将来的联系点,收集过去的资料,再按目标主次排列。 " q+ ?5 a4 k2 p( i0 @

    $ L  s1 E: }( }8 U5 P1 ?" R  用这样的方法,以现在为出发点,以将来为目标,以过去为证实,最重要的是加深了你的自我分析和理解。其实,在面试的时候不一定有机会或者有必要照搬你的大作,但这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点一定会体现在自我表述的整体感觉中,使你的形象栩栩如生。
      e( c0 X3 n. f2 v1 H/ @9 ?! c* z; i) J$ T1 [
      2、投其所好 , D4 y/ V5 Q8 B
    " C  R- d* U5 S% M; @
      清楚自己的强项后,便可以开始准备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工作模式、优点、技能,突出成就、专业知识、学术背景等。
    - A: a! m# l" m( v, A; H  ?7 d/ ~$ w1 c. u' A
      好处众多,但只有短短一分钟,所以一切还是与该公司有关的好。如果是一间电脑公司,应说些电脑的话题;如是一间金融财务公司,便可跟他说钱的事,总之投其所好。 1 X. d$ w) i& b/ ?5 _  g* O
    : q% w7 @2 I  U1 z
      但有一点必须紧记:话题所到之处,必须突出自己对该公司可以作出的贡献,如增加营业额、减低成本、发掘新市场等。 ! F1 Q7 G6 M# N
    & o7 \. o( }( A) [6 L& F5 Q  J$ F  j
      3、铺排次序 " t+ m* D. z# U, a4 y6 k* D$ \
    - G/ J1 ?2 Q* v
      内容的次序亦极重要,是否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全在于事件的编排方式。所以排在头位的,应是你最想他记得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你最得意之作。与此同时,可呈上一些有关的作品或纪录增加印像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22 08: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3 15:04 , Processed in 0.064306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