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300|回复: 4

如何化解青少年心理“千千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4-29 1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化解青少年心理“千千结”  + K6 \! |4 O2 @+ H; E
    2011年04月29日 08:18:46  来源: 人民日报  6 H" W( }" q8 w, q! D4 A. e$ T7 Y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近20%的青少年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抑郁自卑,青春期逆反,网络游戏成瘾,考试焦虑,无聊、没劲、不快乐,这些心理现象目前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因此,有人说他们“心有千千结”。
    . S6 K0 ]2 u! P9 n; M) R- E/ L4 G8 r5 J$ E5 q6 D' k
        如果没有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恐怕很难健康成长、成人。成人和成才哪个重要?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成人重要。就是说,在观念上,大家分歧较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认识到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国家要求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去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南方某省的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素材。
    6 e/ P' i1 i# o  y9 M
    9 Y. y: {( p# p6 h# B: t    然而,现实生活中,为啥青少年心理问题还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大家的认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社会评价人才侧重能力,学校教育重视智育,家长更是紧盯分数。治疗“小小少年为何烦恼”的良药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
    ( X2 R- S$ q/ f& C9 X- K4 g, @6 H1 O% d& R
        学校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其实,有些地方已经在行动,据悉,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培训了专门的师资力量,辖区内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每天都有好心情”、“还学生尊严”、“悄悄话信箱”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们的做法获得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儿童发展问题部长级磋商会议的代表们的好评。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在很多学校,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快感,是被动的、被迫的。因此,愿更多的学校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l" K1 H* a! O& z( c( w

    ( B2 J; J7 h& v; R5 `    稳定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个性以及热爱生活等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生活节奏加快,独生子女增多,父母期望值偏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家长面对更大挑战。家长能否像关注分数那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方法上,家长要挤出时间与孩子多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运动习惯,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h  ?$ q, Z8 `2 i* G5 V0 M: n) M
    2 [* K% W8 b. _2 \& j
        应该承认,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社会不但应该改变对师生及学校的一些评价标准,而且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的场地,营造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氛围。% G2 z/ B5 m! c+ b" g9 P

    3 e% y, \- b+ T) {0 U    先哲说,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心灵。未来的国际竞争,也必将包括心理素质的竞争。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塑造更坚强、更广博、更健康的心灵,应该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使命。(董洪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9 1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9 14: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6: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6: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37 , Processed in 0.050075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